新西兰前议长卡特访问中国 来华少年描摹记录北京之美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徐晓峰)就在近日,新西兰人民迎来了夏时制,阳光普照,而北半球则进入秋冬之交,渐起凉意。虽然两地季节迥然不同,但中新两国的政界互访和民间交往依然源远流长,历久弥坚。
新西兰前议长再访华
在瑰丽的金秋时节,北京市对外友协于10月9日至13日迎来了来自路易·艾黎家乡克赖斯特彻奇市的新西兰前议长、新中友协名誉主席戴维·卡特爵士一行。代表团成员大多是新西兰青年,有的担任克赖斯特彻奇市市长首席顾问,有的家族世代种植猕猴桃,有的专业从事牛羊肉出口贸易,还有自学精通汉语的新中友协会员。10月9日,王艳霞副会长在北京南站为卡特爵士一行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北京友协记录了新西兰代表团在首都开启的充实丰富的炫彩之旅。
在京期间,卡特爵士应全国对外友协邀请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并致辞。卡特爵士表示很荣幸出席大会,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关于人民友好的阐释令他深受触动与振奋。他赞叹于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也钦佩中国“同球共济”的宽广胸襟。张谦常务副会长在会见代表团时高度赞赏卡特爵士多年来身体力行推进中新友好事业,鼓励新西兰青年朋友们做新时代的路易·艾黎,让中新友谊薪火相传。卡特爵士谈及代表团中的新西兰青年均为首次访华,他相信北京之行是他们了解中国的绝佳机会与关键一环,愿意将更多的新西兰年轻人带到中国,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两国友好后继有人。
代表团到访海淀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深入探索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作为占地超千平方米的开放式服务平台,其高效整合的服务流程与内容丰富的亲商服务,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探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亿华通时,代表团了解到该企业是致力于氢能与氢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的先锋,不仅是中国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的先行者,更是在全球氢燃料电池领域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并实现批量生产的少数企业之一。亿华通的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中新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在万集科技,这里展示了激光雷达、汽车电子、动态称重等前沿汽车电子产品及数据中心。代表团成员与企业工作人员就智能交通系统的最新发展趋势、技术创新路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未来智能交通领域的无限可能。
在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代表团被花花绿绿的各类中草药及形形色色的各种衍生保健品完全迷住了,详细了解知嘛健康品牌商业模式及运营体系,认真听取有关精准食疗板块、精准理疗区、精准医疗区的介绍,在亚洲最大“24H不打烊”无人售药机、全球最大中药调剂台前驻足流连、打卡拍照。
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等与代表团座谈,就加强双边贸易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后,北京新发地万农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新西兰GMB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代表团还先后参观国际果品交易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榴莲馆等点位,并就市场上所售新西兰水果的来源与质量进行了深入了解。
代表团在中影集团国际影城体验“中影CINITY LED电影屏放映系统”,该系统是全球首款支持4K/120帧高格式的影院LED放映系统。集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对比度、广色域等多项最新电影技术成果于一体,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中影品牌产品和方案的完全自主可控。 一帧帧生动的高清画面与逼真音效令代表团叹为观止,仿佛置身于奇幻世界。
在京期间,代表团还参观了故宫博物院、司马台长城、古北水镇,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令新方深深折服。
此次北京之旅令新西兰青年朋友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他们纷纷表示以前在媒体上看到的大多为中国的负面新闻,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发展成就、人民生活状况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此次访华,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市场繁荣有序、科技飞速发展,这些实实在在的场景令西方媒体上有关中国的失实报道不攻自破。他们纷纷感叹不虚此行,愿意以此访为契机,结合自身的工作或学业,投入到中新友好事业中,为促进双边经贸往来、文化互鉴,特别是为北京与克赖斯特彻奇市的交流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新西兰少年记录中轴线之美
巍峨雄伟的长城、气势恢宏的故宫、热闹熙攘的前门大街……近日,一群来自新西兰的华裔青少年将北京的名胜古迹呈现在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中。这群华裔青少年是新西兰青少年艺术交流参访团的成员,《人民日报》海外网报道了为期7天的“中新对画”新西兰青少年走进北京“写生中轴线,以及参访三山五园”艺术交流活动。
活动由北京海外联谊会指导,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联合主办。活动期间,新西兰华裔青少年走进金秋时节的北京,领略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底蕴,沉浸式感受三山五园的美丽风光,用手中画笔绘出北京中轴线之美。他们还走进高校、艺术研究院、科技馆和产业园区,感知首都发展新风貌。
在参观天坛公园时,趁着夕阳正好,少年们在祈年殿红墙边席地而坐,手持画板,挥动画笔,将眼前美景一一捕捉。不一会儿,一座座“祈年殿”跃然纸上,呈现出这座古建筑的韵味与风采。
“嗨!姐姐,我们画了一幅你的肖像送给你。”“哇!太厉害了,我要拍照记录,谢谢你们!”写生之余,几位华裔青少年发现了穿着旗装在宫墙下拍照的游客,立马拿起画笔记录这一刻。
“此行,我们发现了北京之美,既有古典之美,也有现代之美。”参加活动的华裔青年刘厚均说,这次他创作了两幅作品,其中一幅素描画的是古色古香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还有一幅水彩画,画的是在路上看到的风景,一片绿树间有一栋红色的房子,当时觉得很漂亮就记录下来。
华裔青年尹健豪说:“回到新西兰后,我会将此行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家人朋友。我对中国画情有独钟,中国画意境深远,蕴含哲理和美感。未来我将继续坚持学习,继续探索中国画的魅力。”
在12日举行的闭营仪式上,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与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同心苑、罗中汇金侨之家签订了合作协议,为长效化合作交流打下基础。
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会长徐振涛说:“希望我们共同学习路易·艾黎精神,传承和发扬中新友谊,连接起海淀与世界各地的友谊桥梁,传递出更加自信、包容、开放的海淀声音,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来到这片朝气蓬勃的土地上,感受文化之美和科技之光。”
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主席王延珂表示,很多华裔青年是第一次来北京,此行他们领略了中国的山水风光,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和蓬勃的创新浪潮,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