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时报特稿】U20亚洲杯揭幕战:国青2-1力克卡塔尔,战术革新点燃希望之光
中新时报特稿——U20亚洲杯揭幕战:
国青2-1力克卡塔尔,战术革新点燃希望之光
【中新时报深圳报道】(记者 崔志珅)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之夜,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中心专业球场,中国U20男足以一场荡气回肠的2-1胜利,为U20亚洲杯揭幕战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以留洋球员为主的卡塔尔U20队,中国队凭借上半场4分钟内连入两球的闪电战,以及全场高压逼抢的战术执行力,成功捍卫主场荣耀。
《中新时报》总编辑崔志珅受邀出席U20亚洲杯赛事报道
摄影:本报记者 徐晓峰
比赛回顾:高压逼抢与高效反击铸就胜利
开场第17分钟,毛伟杰前场机敏抢断后迅速分球,10号蒯纪闻禁区前沿接球后轰出一记角度刁钻的贴地斩,皮球直窜球门死角。这一进球不仅是本届赛事的首球,更体现了中国队前场高位逼抢战术的成功。
仅4分钟后,中国队通过地面配合撕破对手防线:依木兰·买买提中场拉球摆脱防守,陈泽仕送出精准直塞,刘诚宇单刀突入禁区,冷静晃过门将推射空门得手。此球展现了球队快速传导与个人技术的完美结合。
下半场第55分钟,卡塔尔队贾姆希德右路连过三人后传中,法拉加拉抢点破门扳回一城。此后中国队虽一度陷入被动,但凭借门将刘骐玮的稳健发挥和彭啸、史松宸领衔的防线顽强抵抗,成功守住胜局。
U20亚洲杯开幕式
摄影:本报记者 徐晓峰
战术革新:久尔杰维奇的“地面流”革命
自塞尔维亚籍主帅久尔杰维奇上任以来,中国U20队摒弃了传统的长传冲吊打法,转而追求以地面传控为核心的现代足球理念。本场比赛的4231阵型中,依木兰·买买提与陈泽仕的双后腰组合成为攻防转换枢纽,既能通过短传梳理节奏,又能及时拦截对手反击。
中国队上半场的两粒进球均源于前场压迫:毛伟杰对卡塔尔后卫的预判抢断、依木兰的中场拦截,均体现了教练组对对手出球弱点的针对性部署。可喜的是,中国队进球后并不保守,王钰栋与毛伟杰在两翼的频繁换位,以及刘诚宇作为单箭头的回撤策应,形成了多层次的进攻网络。第21分钟的进球正是通过边路拉边、中路直塞的经典套路完成。
比赛中,依木兰的拉球摆脱、蒯纪闻的远射精度、刘诚宇的单刀冷静,均展现了这批“00后”球员超越以往国青队的技术细腻度。正如蒯纪闻赛后所言:“我们研究了对手的弱点,执行战术时充满信心!”
升国旗、奏国歌
摄影:本报记者 徐晓峰
出线形势:掌握主动权,次战定乾坤
首轮过后,澳大利亚队5-1大胜吉尔吉斯斯坦暂居A组榜首,中国队因净胜球劣势位列第二。根据赛程,2月15日中国队将迎战小组垫底的吉尔吉斯斯坦队,若取胜则极有可能提前锁定八强席位。
展望次轮对手吉尔吉斯斯坦,首轮惨败暴露防线漏洞,中国队则需延续高压战术,利用刘诚宇的速度与王钰栋的突破能力扩大优势。若取胜,末轮对阵澳大利亚时或将拥有更大的战术选择空间。若以小组第二出线,中国队可能在1/4决赛遭遇B组头名,大概率将是东亚老对手日本或韩国。尽管实力存在差距,但主场优势与年轻球员的冲劲或能创造奇迹。
未来启示:中国足球青训的“深圳样本”
本届赛事不仅是U20国足的舞台,更成为深圳展示足球改革成果的窗口。作为承办城市,深圳凭借近1500片足球场、完善的青训体系、甚至开幕式5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展现出来的科技办赛能力,为中国足球提供了“硬件+软件”双升级的范本。
卡塔尔队23人中13人留洋西班牙低级别联赛,但整队配合生疏;中国队虽无留洋球员,却通过长期集训打磨出更高战术默契度。两种青训路径的优劣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比赛现场,本报记者看到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全程督战、国足主帅伊万现场观战,凸显足协对青训的重视程度。若本届U20队能晋级世青赛,必将推动更多资源向青少年足球倾斜。
这场胜利不仅是中国足球2025年的“开门红”,更是一代青年球员挣脱刻板印象的宣言。从蒯纪闻的激情庆祝到刘诚宇的冷静破门,从久尔杰维奇的战术革新到深圳的科技赋能,U20国足用行动证明——中国足球的复兴之路,正由这群敢拼敢闯的年轻人重新定义。我们有理由期待,更炽热的青春风暴席卷鹏城!
中国球迷痴心不改
摄影:本报记者 徐晓峰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