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融媒资讯 > 头条

凝聚侨心共谋发展 擘画民生未来蓝图 —— 热烈祝贺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

作者:中新华媒采编部 时间:2025-03-06阅读数:人阅读

AP times-20250305-1.jpg

【本报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崔志珅 徐晓峰)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万象更新。春风拂过长安街,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待与重托,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分别于 3 月 5 日、3 月 4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近 3000 名全国人大代表和 2000 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作为近十年以来连续受邀采访的海外媒体,《中新时报》记者团队已全面进驻2025年两会现场,以专业视角捕捉新闻热点,以深度报道传递中国声音,以广度思维对话权威人士。本期《中新时报》两会特刊与全球读者共同见证,中国如何以高质量发展擘画现代化新图景!

盛会启幕不负重托

凝聚共识擘画蓝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赵乐际、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积极议政建言,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作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2025年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他提出,要把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为工作主线,聚焦中共中央关心和民众关切,着眼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组织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为中共中央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建真言、谋良策。

人民大会堂穹顶的红星与主席台的国徽交相辉映,见证着这一庄严时刻。3 月 5 日上午 9 时,随着赵乐际委员长宣布大会开幕,全体代表起立齐唱国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拉开帷幕。习近平、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与代表们共议发展大计。

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4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年 GDP 增长 4.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5.2%,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2%,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清醒认识到发展中的挑战,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范。2025 年是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设定为:GDP 增长 5% 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1200 万人以上,CPI 涨幅 2% 左右,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这一目标既体现了稳增长的决心,更彰显了以质取胜的发展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两会议程中多次提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涉外服务”等关键词,为海外侨胞参与国家建设释放积极信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完善涉侨法律体系,保障华侨权益。而政协会议亦将“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列为重点议题,凸显侨务工作在新时代的战略地位。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草案中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人才交流”,这些政策导向直接呼应了华社在跨国合作中的独特作用。

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年度盛事,今年两会不仅聚焦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以开放的姿态回应海外华侨华人的关切,从法律保障、经济合作到文化纽带,全方位勾勒出“侨”与“国”双向奔赴的新篇章。

image.png

代表委员共话发展

完善制度保障民生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聚焦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提出真知灼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卫建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完善 "揭榜挂帅" 机制,突破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等 "卡脖子" 技术。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呼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 "专精特新" 企业培育计划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将 "新质生产力"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智能电动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将成为增长引擎,建议完善 "政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则提出,构建 "算力网络国家枢纽",推动东数西算工程与 AI 产业深度融合。

本次全国人大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是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李鸿忠副委员长作说明指出,此次修法旨在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完善代表履职机制。草案新增 "代表应当向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 等条款,强化代表与群众的联系,确保民意直达国家决策。

在民生领域,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副校长龚卫娟建议,建立药品生殖毒性预警系统,保障母婴用药安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会长柴强提出,设立 "房屋养老金" 制度,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 5% 专项用于老旧小区维护。这些提案直面群众关切,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开放包容拥抱世界

奋斗书写未来篇章

面对复杂国际形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将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动 RCEP 红利持续释放。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建议,发挥香港 "超级联系人" 作用,助力内地企业 "走出去" 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

在文化交流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呼吁,加强文物数字资源共享,通过"数字敦煌""虚拟故宫"等项目推动文明互鉴。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提出,建立国家级数字艺术实验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 IP,让中国故事更具全球共鸣。

站在 "十四五" 收官的关键节点,两会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2025 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从科技创新到民生改善,从制度完善到开放包容,代表委员们的智慧与担当,必将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今年两会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提升、科技自立自强等核心议题,以开放姿态回应时代命题,以务实举措擘画发展蓝图。中国,正以更坚定的改革步伐、更包容的全球视野,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

会员头像

中新华媒采编部

关注天下,服务新华!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