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融媒资讯 > 头条

淮河潮涌聚四海 华商同心绘新章 ——第五届淮河华商大会开幕侧记

作者:中新华媒采编部 时间:2025-05-19阅读数:人阅读

AP times-20250514-1.jpg

【中新时报淮安讯】(记者 崔志珅) 千年运河奔涌向前,时代潮声激荡人心。5月13日,第五届淮河华商大会在江苏淮安隆重开幕。近200位海内外知名华商领袖、专家学者、侨界代表齐聚淮水之滨、运河之都,围绕“链通江淮、智赢未来”,聚焦产业发展和项目合作,共谋发展机遇,共绘合作蓝图。

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参访团成员,受江苏省侨办、淮安市侨办、无锡市侨办联合邀请,《中新时报》全程见证这一盛事,以笔为媒,记录华商与江苏双向奔赴的澎湃动能。

image.png


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激荡“淮河活力”
开幕式现场,新朋老友相谈甚欢。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1至4月,淮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39个,协议引资额达1713亿元。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表示,淮河华商大会自2021年举办以来,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淮地区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回顾了五年来淮安与华商的合作成果:累计促成签约项目416个、协议引资额超3500亿元。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业项目通过淮河华商大会在淮安聚集成势、落地生根,其中在建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首期竣工投产24个,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占比超80%,实现了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千亿级制造业集群的历史性突破。

image.png


以“侨”为桥:全球华商共赴发展之约

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在讲话时强调,希望广大华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聚焦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同时,集聚全球华商资源,积极参与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密切中外经贸交流合作,为江苏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提升江苏海外美誉度和影响力。

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在发言中则提及:“我们以‘一条河’的情怀融通江淮,‘一家人’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未来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信守‘项目签约前心中有数、项目签约后说话算数’的承诺,期待与全球华商携手共赢。”

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曹燕灵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业务协同、互利共赢原则,强化合作共识,聚焦抱团发展,以淮河华商大会为平台,寻求具体项目及合作机会,促进信息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本融通,着力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华商合作网络,向着‘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稳步迈进。”

image.png


文化铸魂:运河脉动连通世界
“侨见江苏”系列活动之“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主办方特别设置“寻根淮扬”文化体验活动,以淮安市规划馆、淮扬菜、运河非遗为载体,向华商展现“包容天下 · 崛起江淮”的城市精神。

淮安不仅是经济热土,更是文化纽带。总建筑面积 12000 平方米的淮安市规划馆,展示了淮安建设的沧桑巨变以及发展成果与趋向,漫步于此,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总编辑胡海按下快门,记录下历史遗址与现代城市的交融画卷。

在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盱眙第一山,徜徉在以淮河文化为基底,融合儒学、书法、西游、诗词元素之中,澳大利亚塔州华人报蔡文琦盛赞:一边是底蕴深厚的山林美景,一边是接地气的“中国龙虾之乡”,不觉能领会苏轼在此地写下“人间有味是清欢”时的心境。

在另一处江苏省文化交流基地明祖陵,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这里承载着朱家三代先人的荣耀与哀思‌,每一处布局都透露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默默守护着这片历史圣地。朱元璋用这些雕刻似乎想要证明——卑微的起点挡不住辉煌的终点,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逆袭的勇气。怀卡托华人之声电台主播徐晓峰不禁感言:明祖陵的探访体验充满了淮河历史的厚重感和当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那些石像所展现的那样,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让现代中国叙事变得更有价值!
华商之力,时代之需。从南洋侨批到数字丝路,华商始终与祖籍国命运与共。正如《中新时报》在采访中感受到的,华商大会早已超越经贸范畴,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淮河大地的开放胸襟,让投资不仅囿于商业选择,更是文化认同,既是江苏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宣言,亦为全球华商共享中国机遇打开新窗。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的节点上,以淮河为媒,以创新为帆,华商必将再次书写“链通江淮、智赢未来”的精彩篇章。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

会员头像

中新华媒采编部

关注天下,服务新华!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