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 暨中新友城交流节开幕式在成都举行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徐晓峰)为进一步深化中国-新西兰地方交流合作,5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全国对外友协”)与新西兰全球城市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暨中新友城交流节在四川成都举办。来自新西兰马尔伯勒、汉密尔顿、奥克兰等10个地方的60余名来自政府、商界、学界等领域的城市代表齐聚成都,以及中国来自北京、广东、四川等8个省份的城市代表,围绕经贸、教育、人文、城市治理、科技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索更多的合作共赢。
王小龙大使发表视频致辞
5月21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新西兰全球协会合作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暨中新友城交流节开幕式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中国驻新新兰大使馆获悉,王小龙大使应邀发表视频致辞。来自两国22个城市的市长及代表约150人,围绕“开启中新友城合作新十年”这一主题,探讨双方在经贸、旅游、教育、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王大使强调,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新西兰,中新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各领域交流合作在双方各界共同努力下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共同创造了多个“第一”。中新友城已增至42对。双方友好合作丰硕成果,造福了两国人民,促进了地区和世界的繁荣稳定。
王大使表示,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作为两国友好交流的重要平台,创立十年来一直推动两国地方开展友好交流、互利合作,在巩固两国关系民众根基上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王大使指出,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两国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促进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增进两国民心相通。期待两国城市友好合作不断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创中新合作新气象,谱写中新友好新篇章。
中新友城合作再升级
本届论坛主题为“开启中新友城合作新十年”,吸引中新双方共22个城市代表出席,其中新西兰10个城市、64人参会。新西兰多位市长及代表称,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友城在教育、经贸、创新、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汉密尔顿市长保拉・索斯盖特(Paula Southgate)高度重视与友城成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在论坛前一天参观成都哈密尔顿麓湖小学时,索斯盖特表示,希望将两市的友谊通过一代代青少年延续下去。
“教育具有强大的力量,它能开拓新思维,促进共同探索。”她说,新西兰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而她访问过的成都大学的校园也建设得非常好,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留学生双向交流。索斯盖特还期待未来能组织更多商务代表团来访,并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低空经济、气候治理、水处理等领域与成都及其他中国城市开展更多交流对话。
马尔堡大区区长娜丁・泰勒(Nadine Taylor)表示,马尔堡作为新西兰最大的葡萄酒产区,与中国重要葡萄酒产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合作逐年深化。
宁夏是马尔堡在中国的唯一国际友城,两地自2017年结好以来,在高校教育、葡萄酒产业等领域合作成效显著。赴成都参会之前,泰勒前往宁夏进行了访问,双方签订了关于深化国际友城关系的备忘录。“面对全球性挑战,两地应在贸易、创新、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交流等多领域持续开展合作。”泰勒说。
多年来致力于推动黑斯廷斯与中国城市友好合作的黑斯廷斯市议员、市长特别代表凯文・沃特金斯(Kevin Watkins)已是第17次访问中国,他表示,期待与更多中国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促进双边国际教育、贸易、文化等合作。沃特金斯透露,目前,黑斯廷斯与两座中国城市正在推进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预计明年将正式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1981年,黑斯廷斯与广西桂林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这是中国和新西兰之间的第一对友城。1996年,为庆祝两地结为友城15周年,黑斯廷斯建造了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的花园。自2010年起,该市每年四月均在园内举办中国特色的灯会,展出的花灯数量从第一届的20盏增加到约1000盏。
沃特金斯说,明年将是黑斯廷斯与桂林缔结友好城市关系45周年,为此他正筹划一个宏大的项目。虽然暂时不能对外透露项目具体细节,但他表示,这将是他经手过的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届时黑斯廷斯整座城市都将参与其中。
友城合作带来更多双赢
来自全国对外友协的数据显示,中国与新西兰已建立42对友好省市关系。全国对外友协会长杨万明在致辞中表示,自2014年中国新西兰市长交流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以来,论坛活动得到了来自中新两国地方政府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为中新地方、特别是友城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两国城市在经贸、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合作成果。
“展望下一个十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愿与新西兰各界朋友一道携手努力,传承弘扬艾黎精神,增进中新人民友好,促进双方务实合作,为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杨万明说。
坐落在鹿溪河畔的天府新区第一再生水厂,是成都市首座下沉式再生水厂。国外代表们穿过一个开放式景观活水公园,来到展示大厅。马尔伯勒女子中学校长玛丽-珍妮·林奇看着沙盘认真聆听介绍,得知这座每天处理10万吨污水的地下工厂仅用18个月建成,她感叹道:“真快!”
新西兰全球城市协会主席、北帕默斯顿市市长格兰特·史密斯等代表现场询问起了该项目落地价格,表现出浓厚的合作意向。
在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会员西蒙娜·雷瓦·皮尔森饶有兴致地试戴起了一款同传翻译眼镜。她和工作人员一人说着英文,一人说着中文,畅快地聊起了天。“这是一次难忘的参访,我不仅体验了前沿科技,更感受到两国人民对深化合作的热切期盼。”西蒙娜说。
教育是中新两国友好城市的重要合作领域。成都多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与新西兰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创意设计等领域联合培养出一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有超过800名来自成都的留学生在位于友好城市汉密尔顿的怀卡托大学就读。
西蒙娜说,此次行程中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有以成都市与哈密尔顿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为契机落地的合作项目——四川天府新区麓湖小学。她惊叹于中国小学多元的教学方式和孩子们流利的英语水平。
汉密尔顿市议员尤恩·威尔逊也表示,过去10年,很多中国学生到新西兰留学,中国也是新西兰非常重要的游客来源国。奥克兰市独立毛利法定委员会主席戴维·泰帕利说,希望年轻人可以利用学习交流的机会建立持续的友谊。
奥克兰与海南签署友好城市协议
与此同时,奥克兰市长Wayne Brown(维恩·布朗)与中国海南省副省长毛超峰签署了一项友好协议,为未来双方的合作开启了大门。据市长办公室声明称,该协议在签署前已由新西兰外交部、奥克兰市议会的公共法律部门及国际关系部门进行了审查。声明强调,这项协议“并不要求奥克兰市议会承担具体行动”,但“为未来合作提供了契机”。
2024年11月,布朗市长曾前往海南,与省长毛超峰会面,并分享了关于抗灾能力和雨水管理的经验。而在过去一年中,来自海南的代表团已“数次”访问奥克兰。布朗表示,“与海南省建立关系将带来诸多益处。”
声明指出,期间双方探讨了新西兰农业科技、食品和宠物食品企业通过海南及Oceania Centre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Oceania Centre在其官网上表示,该中心“致力于提供全面服务,包括支持中国企业在大洋洲及英语国家扩展业务、实施项目,以及协助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市长办公室称:“海南是中国的‘自由贸易港’,如同一个对外国企业具有吸引力的港口,对新西兰企业而言也可能成为更具活力的多边发展平台。梅西大学奥克兰校区与海南大学有着稳固的合作关系,两所大学都对奥克兰与海南签署协议表示欢迎。”
奥克兰的其他城市机构早已有与海南的合作关系,目前奥克兰与海南省省会海口之间已有直航航线,便于人员、贸易和投资的流动,市长希望继续支持奥克兰的国际航线发展,尤其是在Southern Cross Trade Link中加强与中国的联系。Southern Cross Trade Link是一条连接东南亚至南美洲的贸易通道,一直是布朗市长任期内的重点项目之一。
上个月,他在提交给中央政府的“施政愿望清单”中还提出了与中国实行互惠签证政策的建议。市长办公室称,海南有意发展成为类似香港的自由贸易港,这种战略方向可能使其在中期内成为奥克兰“非常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声明总结道:“海南省致力于发展成为一个媲美香港的访问、贸易和投资枢纽。奥克兰与其的联系,在中期来看极具价值,尤其是在Oceania Centre这样的平台上,已有Stonewood Key、Comvita等新西兰企业入驻。”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