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接受央视专访 “中国的智慧和方案应当受到重视”(连载)
(上接A01版面)
王冠:您认为习近平主席是一位怎样的领导人?您如何看待习近平主席的领袖特质和执政理念?您认为他将带领中国迈向怎样的未来?
希普利:习近平主席的战略远见不仅惠及中国人民,更拉近了全球市场与各国民众之间的双向互联。多年前,我曾在博鳌亚洲论坛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阐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我感到好奇,我说这真是很有意思。回国后,我便向几位时任政府同僚建言,新西兰应当关注这个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富有远见。如果民众与市场双向互联,各方将共享繁荣发展机遇。我认为,这个联通各大洲的愿景是习近平主席的伟大贡献之一。他促使我们思考,不要与世隔绝,不要局限于本国利益,而应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帮到其他人。另一方面,我非常钦佩习近平主席的战略眼光。我注意到中国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极具前瞻性。全球鲜有国家兼具这样的经济实力和工程能力,更不用说具备如此强大的领导力和战略定力,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需要这些不同层级的能力,需要中国的5G通信以及未来的6G通信网络,需要交通基础设施。我1995年访华时,根本无法想象今天能够乘高铁往返北京和南京。我最近刚乘坐过这趟高铁,真是一次无与伦比的体验。我认为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引领各省发展,让全中国实现互联互通。这种“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战略考量尤为可贵,可以让欠发达省份接入连通全国的交通网。我认为,假以时日,这种战略布局将推动中国的发展成果更为均衡地惠及全体人民,我知道这也是习近平主席的目标之一,所以我对他非常钦佩。凭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富有远见的倡议,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
王冠:中国在现代化进程及社会经济治理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您觉得对于其他同样追求现代化又关注地球生态保护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能为他们提供有益借鉴吗?
希普利:我在中国做过相关调研,了解中国如何通过金融体系改革释放绿色发展信号,打造绿色金融。银行业和咨询行业出现了一些重大创新举措。如今,一些国际公司也清楚,中国的绿色发展是认真的。他们为大型产业设计评估和监测体系,这无疑是意义重大的变革。
王冠:咱们聊聊中新关系。两国关系成果显著,在外交领域不断创造里程碑,拿下多个“第一”。比如,新西兰是最早与中国完成入世谈判的发达国家,您也曾参与其中。此外,新西兰还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发达国家,第一个和中国开展双边自贸协定谈判并成功达成协定的发达国家。您如何看待这些“第一”展现出的新西兰独立自主的对华外交政策?
希普利:新西兰一直秉持自由贸易理念。在我之前,不少新西兰领导人,包括我自己以及其他同僚,都坚信自由贸易不仅对新西兰有利,对全球也大有益处。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新西兰就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型经济体,尽管当时还面临诸多挑战,但加入以规则为基础的世贸体系,远比游离在外更好。因此我们决定,应当分享我们开放的经验并阐述开放的重要性。在1999年新西兰担任亚太经合组织轮值主席期间,在我此前的多次出访期间,新西兰都公开表态,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新西兰还认为,新中两国经济高度互补。新西兰盛产食品,希望中国来进口。我们能否达成一项互利协定,并且树立一个互学互鉴的典范呢?如今回头看,我很自豪地说,双方确实做到了。我们有条不紊地推进合作,遇到问题就坐下来协商解决。中国取消关税需要一些时间,但最终顺利完成,达成了全面的自贸协定。对其他有意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而言,这份协定十分全面且极具参考价值。
王冠:回头看中新自贸协定的实施成果,该协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和新西兰两国近年来又进一步全面升级了自贸协定。现在来回顾这份协定,您如何评价其开创性影响?
希普利:这份协议是无价之宝。显然,从经济层面看,其价值颇高。如今,新西兰开始进口中国汽车,早已不局限于早期的旅游和教育板块。我们非常重视向中国市场出口新西兰食品,我们也十分高兴,许多中国消费者喜欢我们的产品。30年前,中国刚刚涉足精密制造业。去年年底我拜访了中国一家车企,老实说,现在中国车企汽车的设计水准、汽车质量及创新实力着实令人振奋,极具竞争力。现在新西兰消费者大量选购中国汽车,据我了解今年还将有全新品牌登陆新西兰市场。如今中国商品走进新西兰的千家万户,新西兰奶粉也走入了中国家庭。
王冠:我第一次去新西兰大概是15年前,到那儿我才知道,新西兰人自称“kiwi”。
希普利:没错。
王冠:很受欢迎的一种新西兰水果也叫“kiwi”。
希普利:没错,kiwi(奇异果)是一种水果,新西兰还有一种小鸟也叫kiwi(几维鸟),它是我们的国鸟。我想奇异果就是因为我们的国鸟得名的。奇异果的品质一流,在中国随处可见。
奇异果起源于中国。唐朝诗人岑参有诗云:“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20世纪初,猕猴桃被带到新西兰,这里的自然条件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因为外观酷似新西兰的国鸟几维鸟,猕猴桃被当地人民称为“几维果”,谐音“奇异果”。
每年春天,一艘艘载着数千吨奇异果的货轮从新西兰漂洋过海,经过10多天的航程,抵达中国。得益于中新自贸协定,这些奇异果可以在全程冷链条件下快速通关,摆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时还是新鲜的。
如今,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经贸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王冠:您用了不少词描述中新关系,这两个词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一是“策略性交流”,二就是“积极态度”。您能讲讲为什么青睐这两个词吗?
希普利:我觉得,“策略性交流”就是大家坐到一起直接沟通。这样一来,即便意见不合,也能畅所欲言,又不会得罪人。要是站在一旁隔空喊话,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阻碍事情推进。新西兰虽是小国,但秉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积极态度”关键在于保持开放。这不是说双方政治理念一定要一致,新西兰和中国的政治理念差异很大,但我们尊重这种差异,这也不妨碍双方携手前行。要是有话要说,我们都会相互尊重展开沟通。秉持“积极态度”,我们就不会采取引发不良后果的行为。有时候确实会发生一些微妙的事情。但总体而言,新西兰的总理、外长、贸易部长,不管和中国还是与其他国家打交道,都会传递同一个信息:大家渴望繁荣,也希望和平稳定。我们会积极推动解决这些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难题,不让它们阻碍两国关系的发展。
王冠:中新两国和两国人民间有不少友好使者,路易·艾黎便是其中一位。您之前参观过他的故居。他是一位教育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来到中国,并在这里生活了60年。他助力中国解放事业,帮助贫困和弱势群体接受教育,还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甘肃考察时,还参观了路易·艾黎的故居。后来,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中新双方要发扬“路易·艾黎精神”。您对此有何想法?您认为“路易・艾黎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希普利:他是个有意思的人,思想也非常进步。在当时,像路易·艾黎这样从新西兰远赴中国的人,实属罕见,但他却乐在其中。他有信念,也做了大量工作。我看到有中国人前往他在新西兰的故乡,我也有幸去过。我觉得,每代人都会产生先驱。他们不一定要和路易·艾黎完全一样,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开拓进取。
王冠:您曾说,旅游业是最佳的外交方式。
希普利:的确是这样。
王冠:当下,新西兰公民能免签来中国,同时大批中国游客前往新西兰旅游。您对免签政策怎么看?
希普利:我热烈欢迎中国游客到访新西兰。我觉得中国游客在新西兰不仅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还能领略新西兰的壮美风光。新西兰虽地域不大,但有和中国一样多彩的风光。我很高兴中国对新西兰推出免签政策,很多人都能从中受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当人们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相互了解,这无疑是最好的外交方式。
王冠:您对中国美食的喜爱众所周知。您曾提到,品味中国美食本身就是一段故事、一次探索之旅。请和我们详细讲讲。
希普利:我很幸运能游历中国很多地方,真的是奇妙的探险。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美食特色,有些地方的菜放了很多辣椒,辣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北方有很多玉米做的美食,我很喜欢。中国人擅于利用身边的各类食材。我常跟人们说,不要忘了中国的传统美食。
王冠:您有最喜欢的中国美食吗?
希普利:这实在难以抉择。我喜爱饺子,热爱美食,也喜欢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我在中国与许多很棒的人一起享用过美食,在此过程中也更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所以,这不仅是品尝美食的过程,更是通过美食互相陪伴的过程。
王冠:非常感谢您的真知灼见。
希普利:非常感谢!
在专访中,希普利认为,中国的发展堪称近现代最了不起的故事之一,从古至今,中国有诸多经验与智慧值得与他国分享。她表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各国更不能失去信心或自乱阵脚。谈到习近平主席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的讲话时,希普利认为其中的重要信息在于:中国不会开倒车,也不会被吓倒,愿与世界共谋发展。
在专访中,鲁托总统表示,中肯两国建交60多年来在诸多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向世界展示了什么叫真诚合作和相互尊重。谈及中非合作论坛,他说,这是一个为中非合作共谋发展、共筑未来的重要平台,不仅为中非深入合作提供了机遇,更为非洲自身发展注入了动力。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