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融媒资讯 > 头条

新西兰总理官宣访华 中新关系事实与数字

作者:中新华媒采编部 时间:2025-06-15阅读数:人阅读

AP times-20250611-1.jpg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徐晓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陆克森(Christopher Luxon)将于6月17日至2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将会见中国最高领导人。

陆克森表示:“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我们经济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西兰是中国消费者值得信赖的高品质食品和饮品供应国。中国是一个重要市场,我期待为新西兰企业蓬勃发展提供支持。”

此次访问将重点推动两国贸易关系(去年贸易总额超过380亿纽元),并进一步加强教育和旅游联系,最大化新西兰企业的商业机会。

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也是新西兰第三大旅游市场。总理指出:“此次访问旨在支持国际教育和旅游业的复苏,并将新西兰展示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学习与长期合作的目的地。”

英文《先驱报》发表王小龙大使署名文章

《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对中新两国都是机遇》

image.png

中国和新西兰虽相隔万里,但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建交50多年来,两国坚持相互尊重、彼此包容、聚焦合作、造福人民,弘扬“争先”精神,推动中新关系取得长足发展,长期走在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关系前列。

对中方来说,发展中新关系从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中国外交理念和长远利益的坚定战略选择。中国始终视新西兰为朋友和伙伴。中新关系持续发展将给双方带来更多重要机遇。

中新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两国经贸关系蓬勃有力、互利共赢。特别是在2008年签署、2022年升级的中新自贸协定推动下,双边贸易额从自贸协定签署前的80多亿新元迅猛增长,到2022年首次突破400亿新元,增长超4倍。中国多年保持新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地位,新方常年对华保持贸易顺差,对华出口为新方创造了可观的收入、税收和就业机会。

目前,中新自贸协定的红利仍在持续释放。今年第一季度,双边仅货物贸易额就超过95亿新元,同比增长12.5%;其中,新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8.8%,乳制品等重要领域对华出口均同比保持强劲两位数增长。

尽管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坚定不移。这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中国超大规模、稳定且持续增长的市场,将为包括新西兰在内的伙伴提供确定性,带来长期繁荣。

人文交流是中新持久友好关系的基石。华人在180多年前踏上新西兰这片“长白云之乡”,用勤劳和智慧丰富了新西兰多元社会,贡献了发展力量。二战期间,中新并肩为和平与正义而战,路易·艾黎、何明清、贝特兰等新西兰友人全力支持中国抗战,这份情谊中国人民铭记于心。

两国人民交往方兴未艾。如今,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留学生来源国和最大高消费游客来源国之一。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为新西兰朋友赴华探亲访友、经商、旅游提供了便利。

科技合作是中新关系发展的又一增长点。两国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生物医药、猕猴桃、气候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双方共同完成了对克马德克海沟和普伊斯哥海沟的联合载人深潜科考,成为合作的又一里程碑。

中新关系历经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国家合作共赢的典范。两国关系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对话合作、互利共赢。尽管分歧难免,但双方都认为不应让分歧定义双边关系或阻碍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大局。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中新两国亦是支持国际法、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伙伴。

今年是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中方愿同新方携手推动双边关系更上一层楼,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着力:

加强高层往来。双边关系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去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会见拉克森总理,李强总理访新,王毅外长同彼得斯外长互访,双方在多个领域达成重要共识。今年,两国将延续高层交往的势头。期待拉克森总理不久访华,为中新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擘画合作蓝图,这符合我们两国和世界的利益。

强化经贸合作。双方可再接再厉,深化科技合作,释放更大发展潜力。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方致力于弥合全球智能鸿沟,欢迎新方参与开源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在对两国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应对气变等多个领域,双方互利合作空间广阔、前景无限。

扩大对话交流。深化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领域对话举足轻重,有助于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发掘合作机遇。我们应为两国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助力人文交流向更深更广发展。

有句毛利谚语说得好:“志在凌云,纵未及,亦跻崇山。”让我们志存高远,共同开创中新两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发布

《中国—新西兰关系中的事实与数字》

一、经贸领域

1. 中新自贸协定签署以来,新西兰对中国出口从2008年的25亿新元,到2024年的208.5亿新元,年均增长14.1%,远高于同期新西兰对全球出口额7.7%的年均增速。

2.中新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中新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近300亿新元,其中第一个100亿增长用了8年时间(2008—2016),第二个100亿增长仅用了3年时间(2016—2019)。自2017年起至2024年,新西兰对华货物贸易已连续8年保持顺差。

3.2022年4月7日,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中国新增了环境、航空运输等22个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改善了原自贸协定中房地产、翻译、教育等17个服务业市场准入。

4.2024年1月1日起,所有新西兰乳制品都可以免关税、免配额进入中国,标志着中新自贸协定的完全实施,新西兰对华出口98%以上的产品实现零关税。

5.2024年,中新贸易总额382.6亿新元,新对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20.6%,其中货物对华出口占其总货物出口的25%,带动新西兰10多万就业。新西兰31%的乳制品、61%的木材和24%的肉类出口到中国。自2013年起,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新西兰最大货物贸易出口目的地。

6.2025年一季度,中新贸易总额105.1亿新元,同比增长8.9%。新对华出口62.9亿新元,同比增长12.5%,自华进口42.2亿新元,同比增长3.9%。其中,新西兰乳制品对华出口23.8亿新元,同比增长40.8%;肉类对华出口7亿新元,增长1.4%;牛奶制剂、意面和烘焙产品对华出口3.8亿新元,增长11.8%。

7.2025年4月,中新货物贸易额34.1亿新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对华出口20.7亿新元,同比增长29.9%;自华进口13.4亿新元,同比增长3.9%。

8.新西兰已连续7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年新西兰派出史上规模最大代表团参加第七届进博会,与中国企业签订24项合作协议,将在未来3年为新西兰带来3.4亿新元的贸易额。

二、旅游和民间交流领域

1. 中国是新西兰第三大国际游客来源国,截至2025年3月的过去一年,到访新西兰的内地游客总数为24.83万人次。2024年中国内地游客在新总消费额14.14亿新元,人均每次旅行消费6450新元,位居新西兰所有游客来源国前列。2024年6月,李强总理宣布对新西兰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2024年前三季度,新西兰公民入境人数达8.62万人次。

2.目前,中新友城已增至42对。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是两国友好交流的重要平台。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时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奥克兰共同出席中新市长论坛启动仪式,2015年9月“首届中新市长论坛”在厦门举办,2017年12月“第二届中新市长论坛”在惠灵顿举办。在中新市长论坛十周年之际,2025年5月“第三届中新市长论坛暨中新友城交流节”在成都举办,来自两国22个城市的市长及代表约150人出席活动。

三、教育领域

1.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国际学生最大来源地。2024年1月至8月,新西兰共有73,535名国际学生,其中25,175人来自中国,占比34%。

2. 中新两国高校结合各自优势,在食品科学、环境保护、农业经济等重点学科领域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2013年,北京大学与新西兰八所顶尖大学联合建立北京大学新西兰中心,是两国高等教育务实合作的典范。中新“三兄弟教育合作项目”于2005年启动,采用“1+2”合作模式,即新西兰一所高校与中国两所高校结对合作。2025年是项目启动20周年。多年来,该项目已资助两国高校开展近60项高水平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3.路易·艾黎创办的甘肃山丹培黎学校,曾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职业技术人才。双方弘扬“路易·艾黎精神”,开展中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

四、农业领域

中国是新西兰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截至2024年3月的一年里,新西兰对华农产品出口收入为168.15亿新元,占新西兰农产品出口总收入的33%。新西兰对华农产品出口收入是其另外四大出口市场——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和日本的总和。

五、科技领域

1.2022年10月—12月,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于2022年首次访新并成功搭载中新两国科学家在克马德克万米海沟开展了联合科考。

2.中新普伊斯哥海沟载人深潜联合科考航次自2025年1月1日至3月21日,历时76天,是国际首次对普伊斯哥海沟开展载人深潜科学考察,也是中国与新西兰第二次实施载人深潜联合科考航次。科考队员来自新西兰、马来西亚、丹麦、德国、法国等8个国家的10家科研机构。本航次在魔鬼西风带极恶劣的海况下完成32个潜次任务,创造了75小时5潜次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科学发现,进一步拓展了全球深渊研究合作网络。

3.中新“一带一路”生物医药与健康联合实验室成功推动中方开发的治疗癌症的T细胞免疫疗法(CAR-T)技术引进到新西兰马拉翰医学研究所开展临床合作研究,给两国癌症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4.中新科研人员开展的奶粉、葡萄酒、海鲜等食品品质检测、海岸带湿地保护及建筑防震结构合作等研究成果惠及两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中新“一带一路”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助力新西兰奇异果美味走向世界。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

会员头像

中新华媒采编部

关注天下,服务新华!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