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西兰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新西兰也是应对地震最好的国家!
新西兰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受板块碰撞挤压,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在板块交界处,岩层通常是易碎的,地壳活动较多,地球内部能量很容易被释放出来,因而更容易发生大地震。
每一年,新西兰都有数以千计的地震,其中许多震感很小,小到人们根本感觉不到。但是许多地震都是可以被人类感知的,尽管大地震破坏的范围实际上很少。
虽然新西兰地震频繁,但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新西兰的公众教育和严格的建筑法规所致。
在新西兰,多发地区的建筑物被称为“轻木结构”,大多数只有两层高,砖石材料仅用来做外墙装饰或建屋顶烟囱。那就是为什么木工在新西兰如此流行的一个原因。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应用地震隔离系统的国家,“结构隔震技术”在新西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新西兰仍然是结构抗震工程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科学工作者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早期就已经用特殊的橡胶垫来进行基础隔震。当前,新西兰已对部分重要建筑和桥梁采用了隔震减震装置。例如:在议会内阁大楼和卫生部大楼,都用了一块含铅胶垫把建筑体与基础梁分开。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器能有效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
新西兰政府十分重视预防灾害,开展减灾教育。差不多每一年,“新西兰国家民防部”都印印防范各种自然灾害的宣传材料,其内容包括:识别各种自然灾害,预防和发生灾害时如何自救,互救等。举例来说,在这样的灾难教育之下,新西兰几乎每一个家庭都自动储备了"紧急情况"用来的饮用水,这一点很简单:在像塑料容器这样的地方储存一些饮用水,以便在“紧急”状态下自救。另外,"新西兰民防部"将定期培训民众在遭受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时的自救能力。照片显示的是:新西兰全国进行的一场模拟地震自救演习的现场。
在自然灾害方面,新西兰政府实行全面的自然灾害管理,并为此专门成立了"新西兰民防部"。另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建立了防灾减灾机构。然后,在这样的制度下,一旦发生全国性的重大自然灾害,新西兰全国将立即进入“紧急状态”。
同时,也要感谢新西兰政府对房屋建筑质量的严格立法,严守质量标准。这儿,对于“豆腐渣”工程,法律一定会予以严厉惩处!!!
逃离法则1:“下蹲,打掩护,抓住”
多起地震事例显示,地震中最危险的时刻,当摇晃最剧烈、屋外有人试图强行逃离屋内,或外面的人回到屋内,以抢救同伴和某些物品等。这样的动作会增加被下落物体砸死或砸伤的机会。
若在室内,地震时就近避雨,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是较好的应急避震方法。应选择室内坚固、能遮蔽身体的物体旁、易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支撑处、户外开阔、安全的场所。
身躯应该蹲下,身体尽量蜷曲,重心降低,同时抓住桌腿等坚硬的东西。
逃离准则2:最好的路线“停-跑-停”
因为我们对地震了解不多,造成逃生不及时,造成人员伤亡。
事实上,地震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然后是横波,然后是横波,短一二十秒,长一到两分钟,然后再有短暂的平静期。距离越长,表明震源离你越远。
所以,当房子摇晃时,你可以躲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摇晃时向下一个地点移动,在下一次震动来袭前,躲藏在新的可躲藏的安全地带,直到从室内搬到屋外,再转移到安全地带。
假设你在室外。
近距离选择空地:立即蹲下或趴下,避免跌倒;不乱跑,避免人群密集的地方。
避免高楼大厦:避开高楼大厦,尤其是高楼大厦,带玻璃幕墙;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上或桥下。躲避危险品、高耸物或悬挂物:要小心避开广告牌、街灯、材料堆放场所;要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还要注意自动售货机的翻转伤人。
上面是外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地震的知识,一旦在新西兰遭遇地震,可以把危害降到最小,不过外聘网小编希望大家在新西兰打工的时候能够平平安安。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