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融媒资讯 > 头条

新西兰媒体人解读中国式民主 美加新三国成为幕后最大赢家

作者:中新华媒采编部 时间:2021-12-01阅读数:人阅读


1-211201223P53c.jpg





新西兰媒体人解读中国式民主


美加新三国成为幕后最大赢家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徐晓峰)近日,在中国生活了近10年的新西兰籍媒体人安柏然(Andy Boreham)在B站及《上海日报》发布视频及评论文章,围绕话题“中国真的是民主国家吗?”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全方位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定义以及它的运作方式。

  

“民主不是一种定制的产品!”


  安柏然在视频及文章中引用了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会晤时,对中国民主的阐述:“民主不是一种定制的产品,全世界都一个模式、一个规格。个国家民主不民主,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来评判。果因为实现民主的形式不同就加以排斥,这本身就是不民主的行为。

  安柏然认为,习主席所表达的意思是:1)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民主形式;2)民主是各式各样的;以及3)“某些国家,例如美国,应当尊重多样的民主,而非坚持自己的民主形式就是最正确的。

  安柏然称这对许多人来说都很费解,而对于“中国人民不能一人一票选主席,怎么能算民主国家呢?”等问题,他则通过5分钟的视频来解释民主是什么以及中国特色的民主以及它是如何运作的。他认为,世界各国政府对民主都有不同的解释,但对许多西方人来说,民主只意味着“拥有选举总统的权力”,因此许多西方人会本能地拒绝接受中国是一个民主国家,而不会去仔细思考。


1-21120122362D18.png


  对此,安柏然提到,包括他家乡新西兰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选举,其选民只能选出自己的喜欢的政党,并不能直接投票选出领袖,至于谁能成为党的领袖并赢得大选成为国家领袖,公众无权干涉。同时,除了几年一次的大选中投票外,普通民众几乎不能投票决定政务中的事情。

  安柏然指出,虽然“中国式民主”也有代议制和选举的成分,但中国实行的这种民主制度被称为全过程民主或协商民主。“简单来讲,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特色民主”。

  随后,安柏然着重解释了“中国式民主”里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期间他还列举数字提到,“每年全国范围内的乡镇社区选举投票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远高于大多数西方民主国家。

  视频及文章最后,安柏然还引用了中国歇后语“摸着石头过河”,他强调民主并没有正确与否,只要这项制度是为服务人民而设计,并基于人民的特殊需求,那就是好制度。“现如今的中国民主形式,自80年代以来都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也必然会适合中国发展的速度不断进化”,他说。

  

澳大利亚“急先锋”

正被盟友“挖墙脚”


  关于澳大利亚的盟友们正利用其与中国旷日持久的贸易和政治争端“乘虚而入”、收获“好处”的报道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在这其中到底谁最积极、而谁又是“最大赢家”呢?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给出了答案。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援引该报告中的数据“揪出”了中澳贸易受阻背后的“受益者们”——加拿大、新西兰,当然还有“最大赢家”美国。

  该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前9个月,澳大利亚12项受贸易争端影响最大的商品,对华出口下降了126亿美元。与之对应的,同一时期的同类商品中,美国对华出口增加了46亿美元,紧随其后的加拿大和新西兰分别增加了11.1亿美元和7.86亿美元。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詹姆斯·劳伦森表示,有时候我们对于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的表态感到兴奋,他们总是说“我们将与澳大利亚并肩站在一起”,但是实际上当你深入研究贸易数据时,就会发现美国“窃取”的(原本属于)澳大利亚销售份额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多。

  据资料显示,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地。澳方从中国发展中获取了巨大经济收益。而近些年,澳大利亚俨然成为美国反华大旗下的“急先锋”,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项目、撕毁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协议、“澳英美联盟”……以及屡屡在涉港、涉疆、涉台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澳大利亚一再挑衅试探不断跌入谷底的对华关系,对华贸易也严重受挫,澳大利亚的煤炭、大麦、牛肉、木材、龙虾和葡萄酒等出口遇阻。

  澳媒介绍,今年西澳大利亚州的大麦迎来丰收,预计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530万吨,而如今却无法销往中国这个世界上利润最丰厚的市场,最终大部分的大麦可能只能销往那些廉价的饲料市场,代价就是每吨少收入约140美元。还有龙虾,此前中国市场曾占到澳大利亚出口的90%以上,如今却出口受阻,澳大利亚媒体从中能找到的唯一“闪光点”是,澳大利亚的本土消费者在圣诞节将能吃上半价龙虾。

  与此同时,美国的煤炭、瓶装葡萄酒、牛肉等商品对华出口大幅增加。港媒对此评论称,美国的商品正快速“攻入”此前由澳大利亚商品主导的各项贸易领域。中澳问题观察人士评论称,尽管美国政客一再承诺要与澳大利亚站在一起对抗北京,但华盛顿却将自己的经济利益置于盟友的利益之上。

  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近日投书媒体,称中国和美国正积极寻求达成和解,而遏制已经从美国政府的词汇中消失,澳大利亚因此陷入尴尬。芮捷锐还告诫对美国亦步亦趋的澳大利亚,“这就是大国政治的世界”。如今再审视一下美国刚刚荣膺的这个“最大家”的头衔,对澳大利亚而言不啻是一记更响亮的耳光。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

会员头像

中新华媒采编部

关注天下,服务新华!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